减温器是联合循环电厂多年来的关键部件。
当机组仅承?;靖汉墒?,减温水的调节和控制通常没有问题。然而,在当今世界,发电厂需要每天增加或减少负荷,这就给蒸汽温度的控制和调节带来了压力。
减温器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给余热锅炉(HRSG)的蒸汽系统带来不可预知的问题。硬件在高温下会停留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喷洒减温水时就会迅速冷却,这就要求减温器工作。
减温器布置在初级和次级过热器和再热器之间。它是高压(HP)、中压(IP)和低压(LP)汽轮机之前的最终控制元件。它负责根据汽轮机的设计准则控制蒸汽温度。
大多数电厂都使用减温器温度控制逻辑程序来获得更加严格的温度控制,并防止过度喷水,进而将水带入到二级过热器中。为防止对过热器和再热器管路以及下游的蒸汽管路造成热损伤,在电厂启机和?;诩?,保持适当的温度至关重要。
对进入汽轮机的蒸汽进行精确温度控制的关键,是按照最优效率设计条件的需要,提供精确的喷水量。减温喷水流量即使只有微小的波动,也会导致运行人员降低供向汽轮机的蒸汽温度设定点,进而降低蒸汽循环效率和发电输出。
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期间,在阀门行程小于10%时对其进行精确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减轻或者消除减温水调节阀门内件腐蚀,尤其是在余热制热(HRH)回路中,对可预测的温度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将周期性电厂的减温水调节阀维持在精准的位置是一个挑战。
阀门不稳定引起的温度变化过大,可能最终导致机组跳机或者减少出力。通常在启动、?;蛘叩透汉善诩?,当气动操作的阀门的内件跳动,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迟滞现象和过大的死区时间使阀门轻微打开然后被猛烈的砰击关闭,阀门内件的维护频率将会大幅提高,每6-8个月便需要更换一次。
如果再热减温水调节阀损坏到无法将温度控制在给定范围内的程度,机组通?;峤隽档椭敛恍枰露鹊鹘诘牡胤?,即满负荷的50-60%,并保持在该水平,直到对阀门进行了修复。灾难性的管道故障也是由于阀门泄漏,在低负荷和升、降负荷期间,过多的水进入过热器和再热器所造成的后果。
为了避开减温水调节阀的不可调节区域,操作人员会对控制系统进行编程,以防止在低流量下操作,这样会限制电厂的运行弹性。
有时在减温水调节的应用中也会看到不太适用于连续运转的执行机构,因为它们每小时的启动/停止次数是受到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电厂必须决定或者“降低循环”以非常低的可控性来延长执行机构的使用寿命,或者因为执行机构频繁的维修和更换而受较高维护要求的影响。
如果对减温水调节阀在阀门行程低端(小开度)精确控制。这样电厂便可在较低的负荷下高效运行,且不存在大温度波动的风险。
本文由减温器整理,此文不代表本站观点